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hyllostachys bissetii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蓉城竹
Phyllostachys bissetii McClure
中国植物志>> 第9(1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刚竹属 Phyllostachys

27.蓉城竹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77:1-3

Phyllostachys bissetii McClure in Journ. Arn. Arb. 37: 180. f. 1. 1956.et in Agr. Handb. USDA No. 114. 25. ff. 14,15. 1957.

竿高5-6米,粗约2厘米,幼竿深绿略带紫色,被白粉,节间上部疏生直立的细柔毛,微粗糙,老竿绿色或灰绿色;最长的节间约2.5厘米,壁厚4毫米;竿环隆起,略高于箨环。箨鞘背部暗绿至淡绿,并微带紫色,先端有时有乳白色纵条纹,被白粉,竿下部的箨鞘有时在背部具柔毛,无斑点或在上部有稀疏至密集的极其微小的斑点,边缘生纤毛;箨耳常存在于中、上部的竿箨上,小形乃至较大而呈镰形,或可无箨耳,绿色或绿带紫色,繸毛少数至数条或有时缺;箨舌拱形或截形,宽于箨片基部或在无箨耳时则箨舌的两侧明显露出,紫色,高1-2毫米,边缘生纤毛;箨片狭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,深绿色或深绿色带紫,直立,平直或波状。末级小枝具2叶;叶耳及鞘口繸毛通常存在,但易脱落;叶舌中度伸出;叶片长7-11厘米,宽1.2-1.6厘米。笋期4月中、下旬。

产浙江、四川。1941年由四川成都伴随大熊猫而被引入美国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美国。

竿作柄材或篾用,笋食用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6《中国植物志》第9(1)卷 286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77:1-3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